▲ 【乌鞘岭】 乌鞘岭地处黄土、青藏、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,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,古丝绸之路的天然天隘和军事要地,是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,东亚季风所能到达的最西端,也是华干早区向干早区过渡、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,其主峰海拔4326米。素以山势峻拔、地势险要而弛名于世,是我国自然环境中的一条界山。汉、明长城海拔最高段在乌鞘岭相会,张骞出使西域、霍去病西征,唐玄奘西行取经、左宗棠收复新疆,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足迹。
▲ 【天梯山石窟】 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(397—439)。由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开凿。东晋元熙八年十月,北凉王沮渠蒙逊迁都于姑臧,称河西王,设置官署,修缮宫殿,建起城门诸观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,伐木毁林,开凿天梯山石窟,大造佛像。不久其母车氏病逝,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,形似泣涕之状,表示忏悔。
▲ 【白塔寺】 白塔寺为元代忽必烈(1260年-1295年)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法王赴凉州会谈西藏统一、并达成协议的居所。白塔寺遗址由寺院、塔院、塔林等建筑构成。寺院有围墙,东西420米、南北430米,墙基宽3.1米,边长26.75米、残高5.1米。始建于西夏的凉州白塔寺是甘肃古代藏传佛教寺院,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驻寺五年,讲经弘法,同当地各族群众建立了密切关系。这位宗教领袖一二五一年在此圆寂,同他会谈的蒙古汗国皇子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,修建了一座高四十二点七米的灵骨塔,周围环绕着九十九座小塔。
▲ 【抓喜秀龙草原】 在天祝县的西北处,有一片宛如仙境的草原——抓喜秀龙草原。它藏在乌鞘岭马牙雪山等群山之间,像是被大自然格外眷顾的孩子,带着一份宁静与美好,这里的天空蓝得纯粹,如同一块澄澈的宝石,洁白的云朵像是被随意揉碎的棉花糖,在天空中悠悠飘荡,阳光倾洒下来,给草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,每一株牧草都闪耀着生命的光芒,随风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
▲ 【远眺马牙雪山】 温馨提示:站在乌鞘岭观景台,远眺马牙雪山。 远处的马牙雪山,终年积雪不化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宛如一位冷峻的守护者,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草原,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其中,被誉为“祁连雪牡丹”的天祝白牦牛,在绿草间悠然自得地吃草,它们那洁白的身影,与周围的美景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。
▲ 【用车安排】 本团8人小团,根据人数安排车子,2-3人安排5座车,4-6人安排7座商务车,6-8人安排9座商务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