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历史地位:世界第八大奇迹,秦始皇陵陪葬坑,1974年农民打井发现,揭开2200年前大秦帝国军事密码。 核心展区: 一号坑:更大军阵,6000余陶俑步兵方队,气势恢宏,直面"秦王扫六合"的磅礴战力。 二号坑:特种兵矩阵,弩兵/骑兵/战车混编,绿面俑、跪射俑等镇馆之宝在此出土。 三号坑:地下指挥部,布局暗藏祭祀玄机。
▲ 活的历史教科书:黄土之下,八千陶俑用沉默讲述大秦的野心、智慧与悲壮。
▲ 秦陵铜车马展厅:青铜之冠,0.1毫米金丝缰绳彰显秦代工艺。 文物修复区:现场观摩"复活"兵马俑的精密过程。
▲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原址西安广济街口,万历十年(1582年)整体东迁至现址(市中心四条大街交汇处),为中国现存规模较大、保存较完整的钟楼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.形制:砖木结构,通高36米,基座高8.6米,边长35.5米,面积1377平方米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,覆深绿琉璃瓦,鎏金宝顶璀璨夺目137。 细节:楼体饰斗拱藻井、贴金彩绘,门窗浮雕64幅历史典故(如“木兰从军”“八仙过海”),基座四面原设券洞连通街道,今改为环岛通道.
▲ 中国现存规模较大、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垣,建于明洪武年间(1374—1378年),以唐长安皇城为基础扩建。墙体周长13.74公里,高12米,顶宽12—14米,底宽15—18米,含98座敌台、18座城门及护城河,构成严密冷兵器防御体系。1961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,融合历史、生态与文旅功能,见证六百年古都沧桑。
▲ 唐永徽三年(652年),玄奘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、舍利及佛像,亲自主持修建于大慈恩寺内,初为五层,后经武则天时期改建为七层,通高64.5米,底层边长25.5米。现存较早、规模较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,是佛教建筑融入华夏文化的典范,1961年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4年作为“丝绸之路”遗产点入选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