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约5-6公里处,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,也是古代“丝绸之路”的重要交通要塞。以下为综合介绍:
▲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由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建,历经168年断续修筑,至嘉靖十八年(1539年)形成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。它是现存长城上规模宏大的关隘,与山海关、镇北台并称“长城三大奇观
▲ 作为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,嘉峪关曾是中原与西域、中亚贸易和朝贡的必经之路,明代取代玉门关成为西域使者进入中原的指定法定通道,被誉为“中外钜防”“天下第一雄关
▲ 作为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,嘉峪关曾是中原与西域、中亚贸易和朝贡的必经之路,明代取代玉门关成为西域使者进入中原的指定法定通道,被誉为“中外钜防”“天下第一雄关
▲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。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,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,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,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。
▲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。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,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,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,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。
▲ 长城第一墩,又称讨赖河墩,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,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。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)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,北距关城7.5公里,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。
▲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。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,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,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,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。
▲ 长城第一墩,又称讨赖河墩,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,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。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)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,北距关城7.5公里,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