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(兵马俑)+秦始皇陵铜车马半日游【提供市区二环内或指定地点上门接早服务,如上午8点左右开始接,方便游客出行,节省时间和精力。】

暂无点评
出发地: 西安 无购物

▲ 兵马俑 :即秦始皇陵兵马俑,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帝陵东侧1.5千米处。1974年被发现,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,目前已发现一号、二号、三号坑,共出土约8000件陶俑、陶马,主要分为车兵、骑兵、步兵等。1987年,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 

▲ 兵马俑 :即秦始皇陵兵马俑,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帝陵东侧1.5千米处。1974年被发现,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,目前已发现一号、二号、三号坑,共出土约8000件陶俑、陶马,主要分为车兵、骑兵、步兵等。1987年,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 

▲ 兵马俑一号坑是秦始皇兵马俑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三座俑坑中发现最早、面积大的一座。 1974年3月,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,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,确认其为一号兵马俑坑。规模大小:东西长230米,南北宽62米,距现地表深4.5-6.5米,面积为14260平方米。

▲ 兵马俑三号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,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。 1976年5月11日,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被发现,1977年3月进行了小型试掘,1989年对外开放。 位于秦始皇帝陵东侧1.5公里处西杨村南,一号坑西北侧,平面呈“凹”字形,东西长28.8米,南北宽24.57米,距现地表深5.2-5.4米,面积520平方米。 由车马房和南、北厢房组成,先挖成“凹”字形土圹,以0.7米厚的夯土作地基,其上平铺青砖,周壁设立柱,形成井口式式框架,在框架及二层台上搭盖棚木,上覆席子,再覆土夯筑形成坑顶

▲ 兵马俑“千人千面”是指每尊秦俑的面部塑造都各具特色,几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孔。以下是具体介绍: 面部特征各异:脸型有“国”字、“申”字、“甲”字等多种,五官也各不相同,有的额头宽阔,有的下巴尖削,眼睛、眉毛的形状及眼神也各有差异。 胡须样式多样:考古学家袁仲一观察统计,秦俑的胡须有24种,如络腮胡子,小胡子垂下来等不同样式,不同胡须还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。 发型与头饰丰富:发型有椎髻、圆髻等多种样式,发辫盘结花样有十字交叉形、丁字形等,发髻可分为圆髻和扁髻,发饰细节也各有不同。

▲ 秦始皇陵是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。 地理位置: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,南依骊山,北临渭水,占地表面积为56.25平方千米。 营建时间:建于秦王政元年(公元前247年),秦二世二年(公元前208年)竣工,历时39年,共征集了72万人力,修陵人数最多时接近八十万。 整体布局:陵园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,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,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。陵冢位于内城南部,呈覆斗形,现高51米,底边周长1700余米。

¥188
立即预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