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家大院+飞云楼+后土祠+大佛寺+马村宋金砖雕墓+青龙寺【【国保欣赏】剔除各种嘈杂景点,只专注于壁画、彩塑雕刻、古建艺术、非遗传承。】

暂无点评
出发地: 运城 无购物

▲ 大佛寺是中国历史上的烈士纪念堂,初名应福寺,北宋仁宗时改名庆寿寺,明代以来俗称大佛寺。大佛寺石窟依山凿窟,雕石成像,分为大佛窟、千佛洞、罗汉洞、丈八佛窟和修行窟五部分。大佛窟是全寺的核心,高31米,开凿于唐武德元年(618年),贞观二年(628年)完工,主尊阿弥陀佛倚崖居中,高20米头高 5.2米,东西两侧分别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,均身高17.6米,神态恬静。千佛洞内有造像 696尊,后人推测大部分是武则天时期作品。

▲ 飞云楼为纯木质结构,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,总高约23米,十字歇山顶。底层木柱林立,中央四根各高15米的通柱直达楼顶。三层四出檐,二、三层各出抱厦一间,均设平台勾栏,又用平柱分成三小间,上筑屋顶。山花向前,下用穿插枋和斜材挑承。全楼共有斗拱345组,32个屋角,真可谓斗拱密布,而且形状极富变化,犹如云风族拥,鲜花盛开。飞云楼是东岳庙建筑群中的代表,与万荣后土祠秋风楼、解州关帝庙春秋楼并称“河东三楼”

▲ 稷王庙:中国北宋庑殿顶建筑,位于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,为祀奉后稷的庙宇,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罍戏台:元代建筑,民国重修,歇山顶建筑,木雕精美。

▲ 青龙寺前身是灵感寺,建于隋开皇二年(582年)。 唐武德四年(621年):灵感寺废。 景云二年(711年):改为青龙寺, 明代:青龙寺寺院废毁,地面建筑无存,殿宇遗址被埋没地下。 青龙寺的特色: 历史底蕴: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修行之地,日本著名的留学僧空海法师曾在此师从惠果大师。

▲ 后土祠建于汉元鼎四年(前113年),是历朝历代皇帝祭地活动次数多且规模大、级别高的皇家庙院。自汉武帝至宋真宗,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后土祠祭地祈福。 建筑特色:现存的后土祠坐北面南,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、戏台、献殿、香亭、正殿、秋风楼等。祠内的舞台由三座舞台前后联缀布列,形成“品”字形格局,为全国独例,至为珍贵。正殿位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的中心位置,是主要的建筑,其功用是供奉后土圣母的场所,秋风楼主体为三层檐,2、3层上建有回廊,全楼斗拱密布,造型美观、大方,引人观瞻。

▲ 马村宋金墓位于稷山县马村,大门悬挂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“宋金砖雕墓”五个大字。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。马村宋金墓墓室布局精致、整体结构精巧,尤其是精湛的砖雕技术,完美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和文化。

¥199
立即预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