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石公山往西,不到三里地,就是一处风水绝佳地——明月湾。三面有靠山,太湖古码头面朝西南而卧,承风载雨的滋润,进退自如的闲适。湾里,积淤成坞,村庄沿山就坞摆布,藏而不露,僻静幽雅。村头,一株千年香樟树,诉说这里连绵不绝的传奇。而现在,这里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。2000多年前的夏天,意气风发的吴王浮躁的心绪平复了,他爱清风朗月,更爱这如画美人。又过了近千年,繁花似锦的唐朝,大诗人白居易在此泊舟登岸。在此前后,皮日休、陆龟蒙、刘长卿都来过,留下诗词无数:号为明月湾。南宋末年,金兵男侵,大批高官贵族为躲避战乱到明月湾定居。到明清两代,大批明月湾人加入了洞庭商帮,靠外出经商发家致富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明月湾达到鼎盛,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,以及祠堂、石板街、河埠、码头等公用建筑。这些宅第和祠堂,有精致典雅的砖雕、木雕和石雕,因处湖山静地而得以存留至今。经历风雨的千年古树,有份闲适淡雅的姿态。你推开门,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可能就是当年南宋退隐贵族的后裔,而现在这100多户人家多靠种植花果、碧螺春茶和太湖捕捞、养殖为生。村内设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,两街之间有多条横巷,纵横交叉,井然有序,俗称棋盘街。街面均以花岗岩条石铺设,下为沟渠,有“明湾石板街,雨后穿绣鞋”的民谚。街道两旁多明清建筑,高低错落,斑驳苍古。房前屋后,栽植四季花果,清代诗人沈德潜称之为“人烟鸡犬在花林中”,清代诗人凌如焕则道“水抱青山山抱花,花光深处有人家”。这里的古樟树,如伞似盖,已过千年,是古村的标志;明月寺是农村乡土信仰的实物例证;多处宗祠建筑,是古村多家姓氏和睦相处、世代传承的文化载体;敦伦堂、礼和堂、瞻瑞塘、裕耕堂等多处明清宅第,是村民居住、生活的真实记录。这些,组成了一幕幕水乡山村田园生活的生动场景。
01/01-12/31;09:00-16:00开园
身高1.4米(不含)以下的儿童免票,年龄70周岁(不含)以上的老人、现役军官凭有效证件免票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以景区公示为准。
持学生证的学生、年龄60(不含)-至70周岁(含)的老人、身高1.4米(含)-1.5米的儿童购优惠票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以景区公示为准。
超值低价高额返现 |
全网覆盖国内、国际门票一网打尽 |
购票便捷便捷购票、快速出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