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香炉生紫烟, 遥看瀑布挂前川。 飞流直下三千尺, 疑是银河落九天。 唐代大诗人李太白老翁的千古绝唱《望庐山瀑布》(以下简称《望》诗)中的“香炉”即今庐山以北的香炉山(山状如香炉而名) 无巧不成书,万盛石林的北端,有一座相对高度100米左右,全由森然林立的石灰石组成的小山峰,也因状似焚香之炉名曰香炉山。若是雨过天晴“遥看香炉”,均能见《望》诗中提到的“日照”、“紫烟”、“瀑布”等景观,可谓相似惊人。 其实,冷静一想,这种“相似”也不足为奇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天下锦秀山河有同有异。而青莲居士的《望》诗可否说成是对某些山水共性一面的总结呢? 万盛石大内的香炉山给人的启迪是深刻的。但她向游人祷告自己与江西九江市的香炉山相比是有根本区别的。是一座有个性的山。 从宗教的角度看,石林香炉是一座具有浓郁道教色彩的山。按民间定名,山内有似道士使用的各种法器的石头,如令牌石、司刀石、石人等,有祭祀鬼神的香炷石、肥猪石,有如风水先生帽子的阴阳冠,有从东南坡和西北坡蜿蜒至山顶的小径――积德通天道和五斗米道。这里的“五斗米道”是道教的另一个名称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“五斗米道”即道教,由东汉张道陵创立。创立时,入道者须交五斗米,故而得名。加之道教徒尊称张道陵为天师,东南坡小径又名“天师道”。相传只要沿天师道登上香炉山峰顶,双腿盘地而坐,双手掌心向上叠放于腹前,眠目放松肢体数时辰,道教教主、太上老君(也即先秦思想派别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―老子),随即来到人头顶的上空,霎时,“清静无为”的思絮,在悠悠的风中,将轻轻撩起你的头发、衣角,使你顿生超然之感。 尽管是传说,但石林香炉山的确是一座不凡的山。其山体虽小,却不失大山的雄奇与磅礴。 穿越其间,但见到处是山叠山,峰重峰,山峰峥嵘,竞相挺拔,显示出“欲与天公试比高”的气势。有一位游客,游观了这一景点后,颇有感慨地留下了这样一幅包含丰富哲理的楹联: 山连山 峰连峰 山中有峰峰中有山 你与我 我与你 你中藏我我中藏你 呵,香炉山!
暂无
超值低价高额返现 |
全网覆盖国内、国际门票一网打尽 |
购票便捷便捷购票、快速出票 |